2016年4月2日

【葡萄酒的秘密#5】你喜歡喝「快酒」還是「慢酒」?





好啦,這個「快酒」「慢酒」是我想出來的簡化詞,其實指的是葡萄酒的「酒精發酵時間」,發酵快的簡稱「快酒」,慢的呢簡稱「慢酒」。釀成酒一定要透過酵母發酵,讓葡萄中的糖份能轉換成酒精,可想而知這個程序有多重要吧?

但這其中可不是只要發酵這麼簡單,發酵時間的長短、溫度,對葡萄酒的風格有決定性的影響!


目前由日本三得利集團經營、波爾多左岸三級酒莊Château Lagrange,採用不銹鋼發酵桶。

發酵溫度高低,決定酒款的果香與口感風格



葡萄採收、挑選完成後,會進行簡單的破皮,讓葡萄汁與皮上的酵母菌結合,開始發酵;一般溫度只要高於攝氏15度就會開始發酵,但發酵中產生的熱能也會讓溫度提高,若超過攝氏40度,酵母菌就有被殺死的可能。



那發酵溫度與酒款風格有什麼關係呢?原因就出在若發酵溫度較低,發酵所需時間較久,葡萄皮與葡萄汁浸在一起的時間就較長,會讓葡萄酒產生較深的顏色與較濃郁的果香但也因為浸在一起時間較長,葡萄皮的單寧釋出較多,也會讓口感較為剛硬。這種方式約需10~12天才會完成酒精發酵。

反之,若發酵溫度較高,發酵時間就較短,副作用當然是果香相對較少,但也因為葡萄汁與皮浸在一起時間較短,顏色和單寧釋出較少,相對會產生口感較清淡柔和的酒款。而溫度較高的情況下,一般3~4天就能完成酒精發酵。

波爾多右岸的Chateau La Croizille才剛整修完不久,酒莊利用地形把一樓設成不銹鋼發酵桶,直接接到二樓地板,這樣只要走到二樓就能觀察酒液發酵情況,不必爬上爬下。
由此可知,著重果香的白酒一般發酵溫度不會太高,約在攝氏15到20度間;而著重顏色、厚實口感的紅酒發酵溫度約在攝氏26度到30度,但實際仍要看釀酒師的理念而定。

但發酵溫度可不是全自動會升溫或降溫。在較冷的年份,酒莊必須加熱升溫,才會誘發發酵啟動;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熱若讓溫度節節升高,酒莊必須降溫以免過熱讓發酵中止,那該如何控制溫度呢?答案是選用的發酵槽很重要!

布根地著名酒莊Leroy目前就是採用傳統的橡木發酵槽,照片上創辦人Lalou已經80多歲了,釀酒還是親力親為,親自爬上梯子看看桶中發酵狀況。照片來源:《勃根地的一年》紀錄片
發酵槽一般分為三種,分別是橡木、不銹鋼與水泥

傳統發酵槽多是採用橡木發酵槽,這有點像「遵循古法釀造」那樣,有些釀酒師認為木造發酵槽保溫效果好,且橡木也可替酒增添一些單寧與香氣,但缺點是控溫不易,且發酵完後必須清洗、弄乾,否則易滋生細菌,讓來年的酒產生怪味。

Leory用來打造布根地名產區Vosne-Romanée的特級園Richebourg,同樣採用橡木發酵槽。照片來源:《勃根地的一年》紀錄片
但也有另一派採用不銹鋼發酵槽,原因是這款發酵槽外層有流動冷水降溫系統,萬一發酵溫度太高,只要在外部注入冷水,讓整個桶身溫度下降,就能達到抑制溫度的效果,又不影響酒質;而且清洗完又好保養,不易滋生細菌。水泥發酵槽則與不銹鋼有類似功能。

波爾多左岸一級酒莊Château Haut-Brion在1961年率先捨棄橡木發酵桶,全改用不銹鋼發酵槽,這在當時被視為創舉。
密招:兼具果香與可口的發酵方式

看完你也許會問:「那有沒有哪種發酵方法,可以讓酒同時有果香又有可口的口感呢?」那還用說,當然有!

有些酒莊想要有可口的果香,又不想因發酵時間太長造成口感剛硬,就會進行「發酵前浸皮」(又稱冷泡法,Cols Soak)這個程序,把發酵槽溫度壓在攝氏15度以下,讓葡萄汁跟皮待久一點,顏色會較深、果香也會較濃郁,但這作法除了壓低溫度外,也必須添加二氧化硫抑制酵母活動;如果二氧化硫加太多也會GG,會讓原生酵母無法發揮效果,必須額外添加人工酵母才能啟動發酵程序。

冷泡法過去多在布根地較常出現,但近年波爾多地區尤其是右岸也有許多酒莊使用。

除了溫度降低外,也有酒莊會採用「二氧化碳」來達到浸皮效果,這作法最有名的就是薄酒萊新酒的釀造方式。原理就是用超低溫、已凝固呈乾冰狀態的二氧化碳覆蓋在葡萄上,讓葡萄不會與氧氣接觸並降溫,同樣達到冷泡的效果。

不銹鋼發酵槽一般都會設有這種水龍頭,方便把發酵完的酒液引到橡木桶中培養。更完善的設計甚至從不銹鋼發酵槽中內接管線到樓下橡木桶培養區,在外面完全看不到管線。

看完這些,我們知道:
  1. 發酵時間與溫度會決定酒款風格走向。
  2. 發酵溫度低、時間較長,酒款果香較濃郁,但口感較剛硬。
  3. 發酵溫度高、時間較短,酒款果香較弱,但口感較輕柔可口。

延伸閱讀: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品酒不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